內丹修煉對於呼吸的要求,初階稱作「調息」,是「心息相依」;進而「心息兩忘」,神炁合一。 對於初學靜坐的人,以自然呼吸為佳。有人以數息法作鍛煉,亦有人以意行氣,無論用甚麼方法,學者都必須緊記:有為的呼吸法只是為入定作好準備,它只是手段,並非目的。很多人把工夫的究竟界定在呼吸法上,是不明大道的愚蠢行為。如果打坐的整個過程光是數息,則坐如不坐。如果打坐為的是把氣游行於體內某處,那麼我們要問:幹麼要行氣如此?若回答不出,亦坐如不坐。 常人勞動工作所採用的呼吸法,是胸式呼吸,即是吸氣收腹,呼氣脹腹。睡眠或靜止時,是腹式呼吸,即是吸氣脹腹,呼氣收腹。靜坐的呼吸自然是腹式呼吸。這是毫無疑問的。 呼吸的工夫是「細、長、深、勻」。細者,輕而聲細,最好是自己不聞呼吸之聲。長者,緩慢也;即一個呼吸與下一個呼吸之間的距離愈長愈好,呼吸的頻率愈緩慢愈好。深者,把所吸之氣深藏,感覺有氣納於小腹為佳;猶有進者,把氣導引至體內全身以至四肢末端,莊子云:「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的意思,並不是用腳踭呼吸,而是指呼吸深長。勻者,自然均勻,息息之間頻率與大小一致。煉者若能做到「細、長、深、勻」,便有機會進入無人無我、內外如一、恍惚杳冥的入定境界,到此階段方算進入內丹修煉之門。整個過程,即是從有形之呼吸,修煉至無形之呼吸;調息的目的,也就是由調凡息(又稱外呼吸)開始,進而調真息(又稱內呼吸)。莊子之「真人之息」,也即是調真息的意思,當有形之息至細至長,幾近於無,則內呼吸出現。真息真氣泛現,稱為「氤氳之炁」。初學者以習煉有形之呼吸開始,以無形之呼吸為目標。現提供此兩種呼吸法作習煉參考如下: |
|||||
|
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註冊中醫(針灸)。浮針二段。曾任《信報》、《Capital》專欄作家。曾兼教於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道教學院、國際道聯會等。影視專輯見於RTHK《健康新文化》、《修行》、《功夫傳奇》、《道通天地》、《講東講西》。
|
01. 呼吸
內丹
點擊數: 263
進 站 人 數
0218055
Today:
17
Yesterday:
14
This Week:
31
This Month:
319
Total:
21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