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歷史很短,若以較大較有承傳的道觀看,蓬瀛仙館七十年,青松觀五十年。道教在社會的推廣幾近於零。香港已「入道」的人大多上年紀人士,而接引入道的途徑,亦不見得是來自社會傳道工作帶來的結果;事實上,香港道教並沒有存在西方宗教的傳道方式,例如設立神學院,及培訓專任傳道的神職人員。一般入道者是受家庭信仰的薰陶,與其他民間宗教信仰如拜天后、黃大仙等無異。各大道場給社會大眾所感受到的所謂傳道訊息,主要是來自法會齋醮,其餘的訊息間接來自其開辦的老人院、支助興辦學校、醫療義診等。然而,「道教」的印象在普遍香港人的心目中似乎是一個貶辭,香港人把「道教」與「喃嘸佬」、「臭道士」、「棍騙」等觀念扯在一起!這絕非誇大其辭,而道教界領導人亦大多有此「危機意識」,可是他們卻採取道教優良傳統態度面對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雖然如此,我們亦應同情地接受這個現實,因為事實上,教內嚴重缺乏人才,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近十年幸有侯寶垣道長積極發展道教學院,新一代的培訓及道教學術文化的推廣似乎嶄露曙光,無奈夕陽西下,侯道長仙遊之後,後繼乏人,人才的培訓工作一蹶不振。橫觀當今知識資訊日益發達,科技一日千里,文化與經濟正在轉型,全球一體化的現實正衝擊著新世紀的每一項目,舊的體制面臨危機,良好的傳統制度也不得不重新包裝以迎合新時代的需求,更何況尚未有自強意識的道教團體,非加快步伐不可了!
有趣的是,雖然香港人對道教認識不多,但其實道教文化已融入生活各個層面之中。香港人拜神祈福,每年正月初一到黃大仙的人出乎之多;天后誕、車公廟的善信絡繹不絕;此外,敬天祭祖之情,求簽問卜之心,風水術數之風行,……都是道教文化的反映。舉一個簡單而常見的現象:媽媽見到孩子打了一個噴嚏,很自然地在煲湯時多下兩片生薑,這就是生活中運用了中醫「寒則熱之」理論。媽媽與孩子已把生活融入道教文化之中而不自知。然而,中醫、針灸、風水、命相、占卜、擇日、氣功、甚至音樂,都與道術之應用有關,都是道教文化。香港人已與道教文化不離不棄,正如莊子說:「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今天道教雖然衰微,但道教文化卻潛存於生活之中,可見道教必與中國人共存亡,因為,道教已超越其作為一個宗教的角色而為一種文化的呈現。
眼見當前的道教發展儼如一池死水,不可謂不仰天長嘯,感慨良多。如果要香港人對道教有較正確的認識,改變「臭道士」的形象,我想香港的道教必須改革。然而,有待改革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首要之務,我認為教內組織尤其內部結構非改革不可。
道教團體必須改革現行非牟利團體沿用的董事架構,應納入具宗教模式的行政體制:既有穿著道服的住持作為信仰上或心靈上的依歸,亦有現代行政方法作為一切公務及弘教事業的運作手段。一直以來,道場董事制私相授受,並非每個董事都有入道之心,遑論每位董事具有基本的道教知識了。試問沒有道教信仰、更沒有道教知識的領導人執掌道教事業,將會為社會群眾建立一個怎麼樣的「道教」?試看佛教,當有心人步入其道場,必有穿著袈裟的出家人接引,其宗教形象鮮明,而信徒在心靈上亦有所依憑。天主教亦有牧師、教主等,這些人物給外界所呈現的象徵意義,並非局限於傳道的須要,更重要的,是在信徒心靈上建立一股人神之間的信仰張力。道教呢?當香港人步入道堂,從來見不到有道士樣貌和服飾的人(除非醮事進行),也無人告訴你如何參拜或應拜甚麼。黃大仙大殿前有不少人合十唸「喃嘸阿彌陀佛」,貽笑大方。這是求神者學養低劣,抑或辦道者不力?然兩者皆是。內部無人才,又如何辦道得力呢!道教團體的董事成員是否可以經過嚴格的挑選或考核制度?他們是否具備學養、修為、承傳與道歷,夠得上一位德高望重的道長?這些要求不會是太過份吧!當你留意到六大宗教要出席討論「法輪功」事件而僅缺道教代表時,你會覺得這是道教素來低調,表現「不敢為天下先」及「不爭之德」等高尚情操,還是蜀中無大將的原故呢!各位道教領導人,今天還不反躬自問乎?
改革重點如下:
1. | 道教團體組成架構必須注入學養檢定機制。下層入道者須提供道學進修。執行或理事成員必須兼具道德與學歷,以迎合新世紀傳道需要。 |
2. | 設立有規模的道教學院,培訓接班人。 |
3. | 道場嚴格執行清規,正人必先正己。道場內有穿著道袍的接引師,可為外界介紹道教,並藉此建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
4. | 以開放態度面對群眾。現今社會普遍知識提高,宜舉辦經常性道學講座和道教文化活動,鼓勵外界認識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傳道工作宜從文化學術入手,避免玄秘部份,減低導人迷信的色彩,提高道教社會意識。 |
5. | 吸納對道家道教研究的大學教授或學人,設立基金及獎學金,鼓勵道教學術研究,資助學術會議,印製研究成果。此舉不但補足教內人才缺乏的問題,亦把道教帶進知識分子層面。 |
6. | 印製普及的、淺易的道教知識書刊,並大量印製勸善書、道教故事及易讀易明的道教經文。 |
7. | 內丹乃道教核心修煉課程,氣功為社會人士所嚮往的修身項目。必須設立內丹修煉學習班,以平實不花巧、不迷信的方法指導參與者,同時兼辦太極拳、武當拳及道教養身項目。 |
8. | 發展科技文化傳導媒體,製作電腦網頁提供道教文化資料以助推廣,鼓勵網上討論,追上新時代生活需要。 |
(完)
本文作者:袁康就
此文刊載於香港《道教信善玄宮》年刊,2002年,頁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