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12-06-26
六月登場
六月登場
袁康就博士
「袁博士,我雙腳盤腿一坐即痺,怎辦呢?」我答:「一坐就痺,哪多坐就不痺。」
「袁博士,我打坐不能入定,老是雜念紛飛!」我答:「多坐就無念。」
「袁博士,我打坐那麽久,還未見光!」我答:「再坐下去,光自會煉出來。」
「袁博士,我打坐似乎一點氣感也沒有,丹田從未感覺到暖熱!」我答:「你會的,用有為功繼續煉吧!」
這些都是氣功初階的普遍問題。氣功要煉出成績,一定要付出,要有恒心,要有苦志。
腳痺,幾乎是所有初學氣功的朋友必須經過的階段。除非煉者患了坐骨神經痛,否則,解決腳痺之法,仍是多坐。
雜念,也是初學者難過的階段。一坐就出雜念,愈叫自己無念就愈有念!解決方法也是多坐。只要把慣性坐出來,哪怕你本來雜念紛飛,到時自會有「不坐不舒服」的感覺。
見光?內景出光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未嘗見光,有可能沒有掌握好進入入定之法。入定是恍恍惚惚的氣態。我們進入之前可做一些有為功幫助入定,例如「想皮毛法」、「提肛排濁法」等。能入定,就能見光。
下丹田有熱,就應該是所有煉者必經的階段。何解?氣功是煉陽氣的,陽氣是熱的。沒有熱感,可能長期煉的是無為功;要下丹田温暖,必須轉用有為功,有提肛的功法就可以。最初煉氣,製造熱氣叫「點火」,用力提肛和配合閉息,小腹肌群繃緊,上封口鼻呼吸,下閉兩竅,建構出風箱效應,自然丹田暖熱。解決下丹田不暖熱的方法,就是勤力依法行持。
打坐是一門高深且高級的學問,初入門者未必察覺那是非常嚴肅的事。修煉需要信心、苦志和明師。信心,是煉者對所學的有信心,或者對治病能力的信心,又或者對煉出陽神的信心,當然,更需要自信。苦志,是煉者是否對煉功有所堅持,百忙中仍抽空打坐,風雨不改總要打坐;既不為別人而打坐,也不因工夫無起色而不打坐。最後是明師的指點。功法差之亳厘,謬之千里,跟錯師父可耗廢一生。江湖上太多氣功師傅了,就看你的運氣吧!
![]() |
![]() |
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註冊中醫(針灸)。浮針二段。曾任《信報》、《Capital》專欄作家。曾兼教於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道教學院、國際道聯會等。影視專輯見於RTHK《健康新文化》、《修行》、《功夫傳奇》、《道通天地》、《講東講西》。
|
六 月 登 場 18. 煉功無耐性
2012
點擊數: 209
進 站 人 數
0221242
Today:
16
Yesterday:
10
This Week:
16
This Month:
548
Total:
22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