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16-11-25
信報 專欄
氣療百病
袁康就博士
這個題目是否暗示氣功也有不健康的呢?對,凡事可生皆可死,煉得好氣功可治頑疾,煉不好絕對可以給身體帶來疾病。
最常見的是氣功出偏。氣功出偏輕者,煉者有頭重脹麻痺痛等。這些不適都會叫煉者對氣功產生恐懼,從此不再練習。
練習不當致幻聽
出偏嚴重的可有神智問題,例如精神分裂、幻視、幻聽等,這些「氣功病」很難醫治,除了看精神科醫生、尋找心理輔導之外,解鈴還須繫鈴人,煉者必須求教於一些對氣功具深入研究和長期不斷修煉的正道之士,以氣功治氣病。當然,患者一不小心,很容易成為江湖棍騙之美肴。還要知道的,矯正是一項艱巨工程,患者用在矯正功法可能比煉出成績所花的時間更長。
初學氣功的朋友,建議選擇一位樸實、具高學歷、且有宗教信仰的明師。自學可以嗎?對於初階而言,所關心的不外乎坐姿正確與否、怎樣去除雜念、如何善用呼吸等基本操作,自學還是可以的。可是,當你進入入定狀態時,你必須要有明師指導。主要原因是,入定的當下,大腦前額葉暫停工作,腦中所呈現的一切影像來自海馬的記憶,倘若那些從記憶體跳出來的事件或圖像是嚇人的話,沒有前額葉的理性分析,大腦那永不「關機」的杏仁核便會啓動情緒反應,與此同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荷爾蒙相應而生,驚慌與憂傷等負面情緒即使打坐完畢依然存在,抹不走,洗不掉,可以歸類為「走火入魔」。
「有為功」較難出偏
初學者最好採用「有為功」作練習,我們藉此可避開無為入定所呈現的氣功影像。要選取一些既能達致提升健康水平而又不會出偏的工夫,我建議用「行氣玉佩銘」功法。這功法源自公元前470年一塊古玉上的銘文,它反映著先秦時期氣功已有相當的發展,而這個功法正正是我們初學者藉以強化身體的工夫。這工夫很簡單,煉者盤腿安坐、搓摩熱身以後,閉目垂簾,吸氣脹肚,吸盡則閉息提肛,定住心數123,然後放鬆呼氣,重覆再做。大概20次後靜聽呼吸,盡量不要進入無為入定狀態,直至打坐完畢。心數123的時間不限,初煉的由快而慢,視乎自己接受程度。閉息的時間與提肛的力度愈長愈大力就愈好,以身體發熱為度。
身體有熱,代表煉者下丹田的陽氣煉出來了,陽氣多是健康質素提升的一個符號。中醫認為健康身體必然氣血兩旺,這個下丹田的陽氣愈多,氣多能生液,液便相繼地多,液指血,故氣血均旺。
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註冊中醫(針灸)。浮針二段。曾任《信報》、《Capital》專欄作家。曾兼教於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道教學院、國際道聯會等。影視專輯見於RTHK《健康新文化》、《修行》、《功夫傳奇》、《道通天地》、《講東講西》。
|
氣 療 百 病 158. 健康的氣功
2016
點擊數: 177
進 站 人 數
0218054
Today:
16
Yesterday:
14
This Week:
30
This Month:
318
Total:
21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