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武當功夫並非「養生為本技擊為末」,而是「養生與技擊二而一、一而二」
當我們提到武當拳術,一定會想像它是一種以柔為主、且柔中寓剛的武術。這個觀念的產生,很多時與張三丰是否創造太極拳的考據發生連繫,從而出現「少林」與「武當」二分的想法。[1]援道入拳是武當拳術的基本原則,箇中包含與老子思想有關的拳理。道家哲學固然為武當拳術文化發展樹立標誌;然而,武當拳術的特徵,除了哲學意義之外,尚有一些關乎生理結構、既不離技擊而又與養生發生密切關連的重要元素,那就是丹田。由丹田生發的技擊力量,同樣是養生的根源。本論文對武當拳術之所謂「養生為本技擊為末」的說法作出修正,取而代之是「養生與技擊二而一、一而二;它既養生又技擊、既技擊又養生」。這個說法的立論依據,是來自老子思想的「橐龠效應」。
(一) 手段與目的
很多人抱有一種觀念是,能夠以技擊傷人的功夫,都不與養生發生關係;具養生功能的功夫,只會跟演練緩慢、呼吸勻細的太極拳類發生關係。[2]持這種觀念的人大多認為,技擊本身具殺傷力,被擊倒的固然談不上甚麼養生,擊人者的目的務使對方受傷,既然是擊倒之術,也同樣談不上養生。我們嘗試換另一個從道家思想的角度看技擊與養生的關係。道家思想主柔,《老子》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3],及「天下莫柔弱於水,莫之能勝」[4]等思想觀念,「柔」之於技擊,是一種天人合一理念,柔之能勝剛,是萬物互維關係的道理。以柔為技擊手段確實是武當拳術沿用不已的基礎理論。但柔是否就是武當拳術的特徵呢?這個講法雖然未至於似是而非,但它確有不足之處。具備道家哲學的功夫,是不一定能夠養生的。李小龍的武學,也有不少是從老子思想啟導開來的;[5]但李小龍只把道滲於拳理之中,他的「拳道合一」是一種哲學境界,談不上養生。事實上,李小龍年壽三十三,以他的年壽來談養生又的確欠奉說服力。從技擊角度說,若以柔為拳術的必然手段,是不合理的。技擊的目的既然是擊倒敵人、或避免受到擊倒,那麼,剛與柔(剛勁如南拳、柔勁如太極拳)、長與短(長手如通臂拳、短手如詠春拳)等技擊手法都是一種工具,並非目的。這些工具都不是必然的。如果我們硬要把「柔」設定為必然且最高的技擊手法,那邏輯便有問題。因為,天下拳術種類數以千計,有些的確以剛取勝。這方面的例子猶多,洪拳、白鶴等便是。很多洪拳老師傅還著重硬氣功的演練,極具「少林特色」。[6]回頭看道家,它講天人合一,要順其自然,講柔講化。但問題是,技擊看來似乎與養生有別,它要從擊倒目的物的角度去追求技擊之法,從這個目的施展出來的絕技,不一定是柔是化,也不一定要天人合一。養生作為一個目的,是尋找維持並延續生命的方術;從這方向想下去,它又似乎不必借技擊來求取。所以,我們若以天人合一的哲學形態或以「柔」去表達武當拳術技擊上的理論根源,未免不能自圓其說。
看來,技擊本身與養生沒有太多的關係,或養生與技擊根本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持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不過,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我們要看清楚問題所在,首先要從武當拳術文化發展方面去了解。
正如武術是一個總稱一樣,武當拳術也是一個統稱,只不過它是武術下面的一個子集,表達了具備「武當特色」的拳術。本來,武術的發展就是技擊文化的發展,武當拳術的發展也不過如此。不過,在歷史漫長的遞變中,道教文化經過多方面的結集與融匯,武當山所承傳的武術及修煉工夫,已被插上具備道家思想與傳統道教修煉的一個象徵旗號。道家思想源自老莊,道教以內丹修煉為主體。曾在武當山留下修道遺跡的如呂洞賓、陳摶、丘長春、張三丰等都是聲名顯赫的道教人物,他們都留下豐富的內丹修煉之術。而另一方面,他們之中亦有不少是武功高強的武林高手:呂洞賓有劍術,張三丰創太極拳等。武當山傳承著聲名顯赫的高道,他們為道教留下的修煉工夫,大部份是環繞得道成仙的內丹道及養生服餌之術。那些寶貴的內丹工夫,是就目的意義設計出來的──通過內丹修煉臻至得道境界──神仙。拳術則不同,本來拳術的目的是技擊,我們可以說習練者可以從拳術裡引發修煉的提升、從而達至天人合一。嚴格來說這只不過是拳術的副作用。我們不要忘記,以靜功打坐來臻致成仙的機理,並不單從天人合一的境界形態上說,更重要的,它能從實際的煉氣工夫循序漸進地改變身體素質。這才是龐大的、具說服力的內丹學出現的原因。打坐煉氣有養生效能是不容置疑的事。[7]動功「煉氣」也有同樣的效能,而且,動功對氣的運用更為直接──我們不能無氣生力。問題是怎樣煉而已。縱使說技擊是拳術的目的,若在動作中,對氣的運用也同樣做到有如靜功煉氣的效能的話,那麼,拳術同樣也有養生功效。我們說打坐中煉氣是目的又是手段,[8]那麼,在煉氣方面有所掌握的武當拳術也同樣是目的又是手段。討論至此,我們可把問題簡約為「武當拳術是否在技擊應用上具有煉氣的內容」。以下我們將會展示出:武當拳術與打坐煉丹一樣,可以造就「真炁」。
(二) 丹拳合一
拳術的技擊功能主要在四肢的運用,但如何把四肢運用自如而使格鬥得心應手,那就需講求法度。武當拳術一方面注重養生,另一方面又領導著內家拳的內氣運勁的特色。很多人認為武當拳術以養生為本,以技擊為末;甚至現時在紫霄殿鍛鍊的年青新一代武當拳師也有如斯的說法。他們只練套路而不練搏擊者比比皆是。筆者對這種鍛鍊態度和對武當功夫的看法不敢苟同。筆者認為,武當拳術的特色是:養生與技擊二而一、一而二,它既是養生又是技擊,它既是技擊又是養生。當然,你可以說它以養生為本,但這似乎是不需爭辯的命題。一切動功,只要動作不超過肢體的承受和心肺負荷的能力,都在「流水不腐、戶樞不朽」的前提下生發養生功效。這是一個廣義的理解。問題是,武當拳術怎樣把養生與技擊拉上關係。如果說此兩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話,那麼「技擊本身也是養生的」是怎樣說下去呢。這必須從武當拳術在丹田的運用上進一步了解。
值得留意的是,武當拳術的發展是與內丹文化融合的。單是這個元素,就足以令武當拳術有著與別不同的特色。由於內丹工夫講求內氣的演煉,而這個「內氣」,包括有形之氣和無形之「炁」。作為動功的武當拳,四肢的動作基本上由下丹田發動,而一般的「真炁」又從下丹田開始萌生,所以,我們說這個內氣是與炁有關的。所謂「下丹田」,是臍內三寸,相對於兩腎底部、腰椎第二節下命門穴之內。[9]靜功打坐所煉的「真炁」,就在此區間出現,老子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10]。我們說打坐時入了「定」,就是進入了「玄牝之門」,又叫「玄關」。入定以後,氣機一動,真炁萌生於下丹田,內丹工夫便從此開始。動功雖然是指四肢的運動,但氣機的發動也必然從下丹田開始──人體的結構本來如此,不論你動不動。只是,這個微細的「感動」,在打坐靜態時比較容易感受得到,在人體活動時卻不太明顯罷了。
內家拳特色之一,是以腰為軸,力發於根。我們細心想想,以腰為軸的運動將會有甚麼事情發生?其實,腰間所動的,除了前文所說的氣機發動之外,還有軟組織的運動如胸長肌、梨狀肌、前腹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股溝韌帶、臀大肌、腰髂肌、括約肌、平滑肌等的拉伸。這些肌群的拉伸,將為小腹提供一個猶如風箱的效應。老子云「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11]張三丰《太極拳論》云「氣宜鼓盪,神宜內斂」,[12]這都說明人體製造力量的來源,是靠一個「橐龠」發動開來的。橐龠就是風箱。內丹學認為,這區間就如一個可以煉出丹炁的爐。我們的小腹是一個封閉的虛間。那是一個小宇宙、一個爐。這個小宇宙跟天地大宇宙一樣,可以引動氣液升降,氣機發動則動而愈出,且循環不息。天地間的氣液之所以能升降不已,永恆地運化,就因為天覆與地載構成的橐龠所帶來的效應。人體以腹為爐,是因為它「虛空」。通過小腹的鼓盪,氣便在「風箱效應」的情況下產生。這個氣,不單是指人體有形的氣,它更有無形的炁的含義。所謂有形的「氣」,就是為我們身體所有活動能量的根源。所謂無形之「炁」,便是「元炁」,是一切有形的氣的根源;人與生俱來就有「元炁」。[13] 「真炁」與先天「元炁」性質一樣,只是真炁要通過修煉得來。內丹所追求的便是這個無形的炁,又稱「丹」、或「丹炁」。如果說動功的一切能量是靠有形的氣造就,而無形的「真炁」又同時能夠在這區間萌生的話,那就是武當內家拳「丹拳合一」的重點所在。即是說,當我們演習武當拳術的時候,必須把注意力放在「丹炁」的萌動,並在動作中如何引發無形之炁萌生。
(三) 丹炁啟動的玄機
煉氣文化歷史源於上古,現時考古文獻中記載古時煉氣最早的珍貴史料是戰國時代的《行氣玉佩銘》。《行氣玉佩銘》之所以重要,第一,它被刻在玉佩上而為銘文,反映了它得到高度的評價。第二,筆者認為,它並非一般的呼吸行氣之術,而應該是內丹修煉的初始文化。我的理由是,這裡強調的,正正是無形之炁如何被引發出來的工夫。原銘文是:「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機舂在上,地機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14]這工夫把行氣分作九個階段:「深」、「蓄」、「伸」、「定」、「固」、「萌」、「長」、「退」、「天」。其中要注要的是「定」、「固」、「萌」三個階段,而三個步驟中又以「固則萌」為最重要。所謂「萌」,應該理解為「有東西萌生」。若它是一般的呼吸或吐納工夫的話,出呼入吸,它是不會出現新的異象、不會有「萌」的講法。現在,「萌」被強調出來,當然是指有形呼吸之氣以外的東西了。亦即是說,有形之呼吸導引,在這一刻將有質變而造就「真炁」的「萌生」。我們日常所呼吸的氣,是有形之氣。後期的內丹學告訴我們,有形的氣經過身體的造化可以變成無形之炁。[15]當有形之氣儲備充足,身體便能產生質變,通過「氣多能生液,液多能生氣」的體內造化,無形之炁即真炁便會萌生。這句「固則萌」的意思也在此。[16]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工夫的做法是:深深吸氣,導引至小腹,氣息定住,心數三至五秒。小腹自會感覺充實,腰腎之間出現一股暖流,徐徐往上升。內丹學名之為「真炁」,此炁繼續演煉,便有陰盡陽全、「陽神」朗耀而達神仙境界。然而,「陽神」必須從無形的真炁開始。《行氣玉佩銘》所提到的「固則萌」,反映了氣的變化已由外而內、由有形進入無形的階段,所萌者是炁。整個行氣工夫,是要把小腹所蓄存的呼吸之氣,經過定、固,萌生新的炁。由小腹氣足至真炁萌生,再讓氣循任督輸佈下去,就相當於後世所謂「丹田的作用」。這裡雖無丹田之稱,但實已用上內丹功法。其「天機舂在上,地機舂在下」,是天覆地載,陽到天而不能升,陰到地而不能降的循環之理。它蘊藏大小宇宙同途的天人相應思想。根據以上幾點,《行氣玉佩銘》基本上有著內丹煉氣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它不單是肢體動作的工夫、不像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一類的導引術,而是一種追求內氣的工夫。
筆者試舉另一例子,是「十六錠金長生訣」。十六字訣是:「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這十六字是煉氣養生的重要法門,歷來備受注目。十六字中值得留意的是「一吸便提」。所謂「提」,就是把兩竅緊收。就因為這一收,肛門及下陰一帶內裡的括約肌群便緊張起來,牽連到下腹肌肉也被繃緊。根據辭意,煉者即時有「氣氣歸臍」的效果。明冷謙《修齡要旨》的注釋是:「隨用下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力提起,使(氣)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路提上,直至後頂玉枕關,透入泥丸頂內。」可以見到,氣自下腹生起,存之於「臍」下,又沿背之督脈行走,上達頭頂泥丸宮。這工夫具有非比尋常的神效:「如有痼疾,見效尤速。久久行之,卻病延年,形體變易,百疾不作,自然不饑不渴,安健勝常。行之一年,永絕感冒、痞積、逆滯不和、癱瘟瘡毒等疾,耳目聰明,心力強記,宿疾俱瘳,長生可望。」由是觀之,內丹修煉的所謂丹炁,確實從下腹起始。傳統內丹以下丹田為坤、為腹。張伯端《悟真篇》云「要知產藥川源處,只在西南是本鄉」,西南就是坤方。坤為腹,丹田也。詩文指出真炁必從下腹丹田產生。又云「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天地合」是靠「橐龠」的封閉虛間所造就,此虛間需要「封閉」才生「黃芽」、才有「甘露」下臨。要它封閉,就必須把橐龠底部的兩竅微收緊束,營造「橐龠效應」,使天地乾坤之象轉化至坎離之象之變換得以完成,繼之產生動能並使氣液循環不息地運化。此處「坎離交」是隨著「天地合」之後所出現的結果,也就是「十六錠金長生訣」所云「水火相見」。鍾離權《靈寶畢法》稱之為「交媾龍虎」,又稱「採藥」。這工夫主要是封閉兩竅、束勒陽關。《靈寶畢法》的交媾工夫是:「神識內守,鼻息綿綿,以肚腹微脅,臍腎覺熱太甚,微放輕勒;臍腹未熱緊勒;漸熱即守常,任意放志以滿乾坤,乃曰『勒陽關而煉丹藥』。」可以看到,束勒陽關可以加強丹田氣感,其表象為熱。丹炁的出現主要來自營造「橐龠」的一個重要動作:「束勒陽關」。
(四) 發拳運勁的機理
靜功所產生的炁,是由「橐龠效應」造成。同樣,動功要做到內氣啟動、從而達致內養五臟者,這個「橐龠效應」也是必須的。動功要觸動內氣萌生,完成「橐龠效應」,也全賴下閉兩竅、束勒陽關。我們試細心觀察,日常生活當中如要舉起重物,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間下閉兩竅,甚至瞬息間閉氣,才可以盡發全身氣力。我們在健身室舉重,也同樣有這個經驗,當我們出盡氣力把器械高舉,很自然就會微閉兩竅、束勒陽關。當我們出拳時,也很自然地呼氣閉竅,打出有力剛勁的一拳。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情況,我們是在不知不覺間造就這個「橐龠」,來提高我們的力量的。所以,人體的生理架構在自然而然的條件下,是有「橐龠效應」的,是不需刻意營造的。只是,當我們練習武當拳術,為了更有效地仿傚實戰應用,就必須刻意有為地在練習當中滲入這個意識,務使「橐龠效應」更能發揮,盡把拳勁打出來。基於這個原故,武當拳對小腹下丹田、腰胯旋轉等細微動作都非常講究。
武當拳主宰於腰。「腰」其實指腰胯之間那些造就「橐龠」的肌群。武當拳術的特色之一是那作為坤爐的小腹的開闔鼓盪。這個開闔鼓盪帶動了小腹、腰、胯一帶肌肉與韌帶的伸張力。武當拳術有著與別不同的所謂「內家拳」的技擊效能,是它對這些肌群的運用發揮到極致。這又明顯與腰軸的螺旋轉動密不可分:每次腰胯的轉動,就牽拉四周的肌群。肌群的參與愈多,張力與彈性的表現愈明顯,由屈至伸所爆發出來的力量就愈大,鼓盪中之「橐龠效應」就充份發揮。
「橐龠效應」是由小腹的空谷形態、兩竅下閉所製造的封閉虛間作為條件,再配合四周肌群的拉伸所造就。這裡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整體的拉伸動作,其實賦與「橐龠」一個屈伸彈力的基礎。兩竅關閉也就是「橐龠」之所以能產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那無窮動力之鑰匙。無形之炁亦因此產生。打拳時,既要造就此具有屈伸彈性的「橐龠」虛間,又要使它能生發無窮力量,箇中包括有形之氣及無形之炁,總稱為「內氣」。每動作的開合迎張,其實與天地之間的翕辟成變相對應。因此之故,武當拳術所強調的,自然也是此形態擴延而有所謂「虛」、「實」、「張」、「迎」等要求。其實,這也是其他內家拳的基本原則。[17]武當拳術對此更加講究。在演練當中,我們在每個呼吸之間、或動作開闔的剎那,都留意肢體的活動是否吻合這種翕辟成變的「橐龠效應」。具體來說,每當迎收之際,練者需吸氣而闔。吸後即束勒陽關、下閉兩竅。隨即呼氣而辟。呼氣則鬆其腹肌、舒張肘臂、下開兩竅。一闔一開,一迎一張,每一個動作都有一「橐龠」,每個「橐龠」都與呼吸相應,每個呼吸都引發下閉兩竅而束勒陽關。此之謂「鼓盪」。如若發勁,則下閉兩竅、鼓腹實肚,隨呼之將盡即稍閉其氣而使拳合其勁之盡出。這就是武當拳借助「橐龠效應」的發勁特色。由於丹田的鼓盪、束勒陽關、下閉兩竅等是打坐煉炁的基本原則,所以,武當拳術的演練也同樣煉出丹炁。觀乎勁之發出者,在電光火石之間,在下閉兩竅之際亦微閉呼吸,必觸動「真炁」的萌生。此非養生者何?
(五) 既養生又技擊
武當拳術是「丹拳合一」的。在演練武當拳術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下丹田的鼓盪中,或者腰胯的轉動中,又或者氣息的運化上。這些動作的要求,全因為「橐龠效應」的原故。我們注重腰胯的運動,其實在意於小腹肌群的屈伸,從坤腹帶動出來的鼓盪,具備「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帶有張迎的「黏力」;例如,「太乙玄門劍」除了表達劍若游龍的整體形態之外,還有提劍吞身、移步黏走、及綿綿不斷的張力。我們注重以腰為軸是否做得完美,其實即是在意於四肢運動力量之源是否由小腹內氣帶動;「武當太乙五行拳」的特色便是勁由腰出、插搥寓於腹部之轉軸軌跡之上,這都靠橐龠之內氣配合旋轉速度而成。當我們引用小腹細微的旋轉運動,其實就是把藏於下丹田的內氣滾動出去,通過「橐龠」的屈伸迎張,使內勁透達肢體之末;「武當兩儀拳」[18]以腰的鼓盪發出爆炸性的柔勁,瞬間把掌旋打,如水的擊蕩,就是「橐龠效應」。諸如此類的習練,在武當拳中比比皆是。當我們鬆柔緩慢之際,我們可以聽取小腹綿綿若存、細若柔絲那氣的迴蕩。及至瞬間四肢爆發,造成驚濤駭浪的拳擊時,我們又感覺到爆發的瞬間,有束勒陽關、下閉兩竅和稍微閉息的自然動作;這時候,內氣就轉化為「勁」,成為武當拳術的特色。這種打法,一般人都以「剛柔相濟」名之、或以「柔勁」名之、或以「內家拳」名之。不論怎樣稱呼,這都局限於武當拳術的表面形態,尚未點題出那更內在、且更重要的「橐龠效應」。武當拳術在搏擊的運用,由於拳手習慣於充份利用小腹肌群及來自「橐龠效應」的腰胯鼓盪,武當拳手的技擊力量,往往比其他拳派的拳手更有勁、更具爆炸力。由於「橐龠」生氣,武當拳手的格鬥耐力更強。也由於「橐龠」生炁,武當拳手在實戰技擊之中,不知不覺間得到養生功效的回饋。所以,武當拳術的特色不是「養生為本、技擊為末」,而是養生與技擊二而一、一而二。它既有養生功效,又有技擊功能。因為它的動作在「橐龠效應」之下完成。
(完)
本文作者:袁康就博士
此論文於2005年5月15日在武當山「海峽兩岸武當文化論壇」上發表。
[1] 一般認為少林為外家、為剛,而武當為內家、為柔。「內家」之說最早見於明清之際樸學大師黃宗羲《南雷文集‧王征南墓誌銘》:「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撲,故別少林為外家,蓋起于宋之張三峰」 王征南為明末清初四明(淅江寧波)地方的一位武當拳名家,師從單思南。由王上溯七代為開派祖師張三丰。
[2] 這裡指的是一般緩慢演練的太極拳派如楊式、吳式等。除此之外,六合八法、八卦掌等也是在外表看來是緩慢細勻的動作。
[3] 見《道德經》第43章。
[4] 見《道德經》第78章。
[5] 見李小龍在大學時代的一篇論文《悟》。李小龍曾以水喻拳道。他說:「水,這種最基本的東西,不也就是功夫的要義嗎?」 他在論說武術家的修為時,他又以水為武術的最高境界,他說:“Be water, my friend. It is just like water. When you pour it into a cup it becomes a cup; when you pour it into a tea pot it becomes a tea pot.”以水喻道本來就是老子論道的重要課題,《道德經》第8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
[6] 「少林特色」指「心口碎大石」、「櫻槍貫喉」、「排打功」等,這都是現今「少林拳」表演的功夫。
[7] 根據鍾呂丹道「五仙」系統,小乘丹法修煉「人仙」,即是可盡天年的人。簡單來說,其小乘即是養生。
[8] 內丹修煉以煉氣為媒介,故氣是手段。但得道境界是出入有無的陽神,仍以氣觀之,故它也是目的。
[9] 下丹田的位置眾說紛紜,有說臍下一寸三分,有說臍下三寸的關元穴…。筆者認為這些說法都錯,其正確位置應該是臍內三寸,寓於臍中與命門穴的橫連線、身體之中間部位。
[10] 見《道德經》第6章。
[11] 見《道德經》第5章。
[12] 見徐兆仁《太極道訣‧卷二太極長生訣‧太極拳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生版社,1992)頁130。
[13] 一般寫法是「元氣」。本論文為了區分有形與無形之別,故以有形者為「氣」,無形者為「炁」。由於「元氣」本身是與天俱來的本源之氣,屬無形,故以「元炁」名之。「真炁」亦同,屬無形。
[14] 根據羅振玉版本。
[15] 由煉氣工夫衍生炁,可參考五代鍾離權撰《靈寶畢法》之小乘丹法。
[16] 在後來五代成熟期的鍾呂丹道來說,所萌生的固然是真炁,而真炁的產生,是在有形之氣液壯旺底下出現,首先要做到的是「氣多能生液,液多能生氣」的基本工夫。
[17] 其他內家拳也對虛實張迎有極高的要求,如太極拳便是。
[18] 又稱「玄武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