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註冊中醫(針灸)。浮針二段。曾任《信報》、《Capital》專欄作家。曾兼教於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道教學院、國際道聯會等。影視專輯見於RTHK《健康新文化》、《修行》、《功夫傳奇》、《道通天地》、《講東講西》。

 

2005年發表 -- 22. 橐籥效應在養生修煉的重要性

摘要:

    幾乎所有養生工夫都離不開對氣的修煉。氣是人體生命之源。依傳統的講法及天人相應的思路,人體猶如天地之橐籥,它可以有「動而愈出」的能量的產生。橐籥是一個封閉虛間。從物理學去理解,這個「封閉空間產生能量」的思想與 「無能生有」的形而上講法固然不同,且物理學過去對空無一物的空間存在能量的講法幾乎不能理解,但其妙的是,「橐籥生炁」的玄妙現象,與現代物理學發現「真空」出現「真空能」的事實不謀而合。這當然是道的形態能貫穿形上形下的另一明確表現。然而,人體中的橐籥生炁效應卻是養生修煉的重要支柱。本論文將環繞橐籥生炁的機理作出初步探討,例如一個封閉虛間如何成就氣的生成?它與「真空能」的表現怎樣連繫?由橐籥衍生不同的呼吸形態是否能反映生命能耐的差異?內丹修煉如何建構橐籥及運用橐籥生炁以提升人體素質?入定的恍惚狀態、綿綿若存的氣態在神經傳遞時如何轉化為光電反應等等,都是討論的焦點。

關鍵詞: 養生、內丹、橐籥、真空能、神經傳遞。

…………………………………………

(一)前言

    「橐籥」[1] 一辭源自老子。 [2] 老子以橐籥喻人體,以求養生存身之效。[3] 這是一種修煉的啟示。中國修煉文化對橐籥思想運用得最多的是靜功。打坐煉丹是以人身為爐,借橐籥巽風以立鼎,氣由此得而造化。然而,橐籥在養生修煉上如何產生功效?它的定位在那裡?它怎樣為氣的生成與造化提供條件?這都是本文的討論要點。

(二)橐籥生炁

    傳統內丹學對這個封閉了的人身小宇宙的建構非常關注,在「天人相應」的運用下,古人認為大小宇宙同途,體內的造化機理猶如身外之大宇宙,一樣是在循環不息的氣液變化中表現著生命的形態;只不過,天地大宇宙長生不死,而人命卻不能與天地共長久。為了把宇宙運化之機理應用在人身小宇宙之中,達致長生不死,內丹修煉的第一步必先仿傚天地之形態,而這個形態就是橐籥。

    過去的智者對這個工夫的詮釋是搭通上下鵲橋。上鵲橋是舌抵上顎。下鵲橋是束勒陽關。古人認為,任督二脈在始末之端未能接通,頭上任脈的承漿穴未能接到督脈的齦交穴,下面任脈的會陰穴亦未能與督脈的長強穴交接。 [4]若要打通任督二脈,在上者,任脈之氣內行於舌根,必須靠舌尖抵住上牙齦以作橋樑,把任脈之氣上傳於督脈;在下者,任脈之會陰穴必須靠束勒肛門肌肉,使其無漏,在肌肉互抵之下任脈之氣便能通於尾閭骨端之長強穴。這樣,一個天覆地載的封閉虛間便形成。有了這個封閉虛間,體內氣機發動,人身小宇宙便出現內在變化。以內丹修煉來說,「真炁」由此初現,形軀生命開始進行質的轉變。《行氣玉佩銘》云:「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機舂在上,地機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其中所謂「固則萌」,即是指有形呼吸之氣以外的無形真炁的萌生。這種真炁的形成需要條件──它要一個天覆地載的封閉虛間才能形成。銘文「天機舂在上,地機舂在下」,指出一個人身小宇宙的橐籥架構。《行氣玉佩銘》是出土文獻中最早有關煉氣養生工夫的記載,它的工夫就在這個橐籥裡完成。張三丰有「闔辟乾坤橐籥形,屯蒙呼吸坎離精」之修煉工夫。[5] 他認為,內丹的萌生,也同大宇宙的形構一樣,氣會在一個橐籥中造化,因闔辟而成變。劉一明也說「築基時須用橐籥,煉己時還要真鉛」,[6] 煉氣的第一步「築基」,首先就是懂得建構橐籥。張三丰所理解的橐籥,是對應真炁而說的。橐籥是出真炁之所,真炁又必與橐籥息息相連。他說「昆侖之上有玄門,其竅甚小,陰陽會合時,不許動搖,待其情性相感,自然彼我相通。凡有形質者,不能升入竅內,夫惟真氣橐籥,乃能進於竅內也,故聖人直指先天一炁,衝開此竅,又曰修行之徑路,可以續命延年,修真而全真,無來無去,不生不滅」, [7] 雖然,這一段文字反映了一般煉氣工夫的終極意義,但修煉的核心問題似乎是:真炁要靠橐籥才能形成。有了橐籥,長生不死的內煉工夫才有可能,所以他又說「真黃婆,真橐籥,金丹就是長生藥。」[8]

    「天地如同橐籥」的觀念源自老子。老子說「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9] 老子的意思是,天地這個大宇宙,有如一個封閉的虛間,叫做「橐籥」。由於它具備虛空狀態,所以它能做到「動而愈出」的效果。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老子的智慧──他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都是很精彩的。

    第一,老子對宇宙看成是一個虛空而封閉的實體。
    第二,他認為那個虛空的橐籥,就是製造無限能量的重要條件。
    第三,橐籥製造出來的能量,是愈來愈多,永不止息。
    第四,橐籥在造化的運動中,有著「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形態。[10]
    第五,人也具有如天地一樣的橐籥。

     其實,當我們借老子其它章節的思想來詮釋這幾句老子思想的話,不難明白,老子所講的橐籥,應屬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11] 的「二」,即是一個以天地所造就出來的架構,而橐籥之能夠製造「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無限能量,是因為以天地所造就的架構是虛空的──一個封閉的虛間。橐籥之動、且愈動愈出的現象,是「二」以後的事。老子說橐籥在造化過程中,有著「綿綿若存」的動態;這就是說,橐籥以至橐籥之動,也就是道創生萬物中那「三」的階段。不過,我們又必須留意,在萬物生成之前,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沖氣以為和」[12] 。此「沖和之氣」具備了「綿綿若存」的動態。說它是「沖」,因為它的組成有著天地或陰陽兩個相對且矛盾的概念。說它是「和」,因為它有著「綿綿若存」的表象,且萬物必得其和以生 [13]。天地間有了「沖和之氣」,天地就可生成萬物。在天地初開、萬物化生的最早階段而言,這個橐籥所生之氣,是一種既混沌且精微的氣,它仍屬「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摶之不得」[14] 的氣象。嚴格來說,代表「沖和之氣」的「三」,與太極若隱若現、恍惚混沌的「一」是一種形象化與非形象化的方便權說,兩者並無太大的分別。「二」也只不過是概念上的釐清,說明演化的條件架構,而非時序演化的必然階段。在「三」而言,如果我們慣用「炁」來表達無形無質的氣象,用「氣」來描述有形有質的話,那麼,這個由「二」亦即橐籥架構所生之沖和之氣,應該是「炁」,有「元炁」的特殊性質。

    老子對能量的來源與其生化萬物的詮釋是非常講究及細意的。在創生的原動力來說,從虛空到萬物的出現,老子還有另一個觀念,就是「有生於無」 [15]。雖然天地虛空,猶如橐籥;但其實,作為「無」的虛空之間蘊藏著無限的生機、無限的能源,從而化生萬物。 [16]「無能生有」的觀念基本上也是在說明橐籥之所以有造化的可能。沒有「無能生有」,橐籥是無法往下演化的。只是,這個無的狀態,必須是一個封閉的虛間。 [17] 

(三)橐籥產生真空能

    大小宇宙都要有天覆地載的形態。在知性層面,今人對「天地猶如一個橐籥」是不難理解的。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我們與萬物的存在都在地殼之上。地上有「氣」。當地氣薰蒸而上升,有形的氣不能超越大氣層,它必須化作雲霧,轉化成雨以下降,稱作「液」。雨水落地,孕育萬物,但它卻停留於地殼之上,成為江湖四海。所以,地球是一個立體球形的橐籥結構、一個天覆地載的封閉虛間。從老子思想中,我們看到橐籥有「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等形態。有趣的是,這些對橐籥的描述,與現代科學的「真空能」觀念不謀而合。現代科學在追尋宇宙起源的問題上,發現宇宙的膨脹來自「真空能」。西方在形而下的科技發展步伐很快,從相對論到量子力學,當中似乎出現由一個與形而上絕緣的物理學演進到一個不得不同意現象界背後也存在著一些無形無相的能量的說法。[18] 這種隱晦的能量,原來一直影響著每一個宇宙個體的存在。科學家現在相信,宇宙的所謂「真空」並非絕對的沒有東西,而是:真空存在著一些不知名的能量。「真空能」的意思是:真空區亦有能量。現代物理學指出,完全真空之空間的確存在能量,在亞原子層次,粒子會在極短的時間裡在真空區突然出現和消失。故真空能是令宇宙在引力下仍然能夠膨脹的驅動力。 [19]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真空能」在永無止境且不斷膨脹的宇宙中作出不息的推動,且愈是膨脹,這個能量愈是巨大。根據量子場論,「真空」的意思是一種不振盪的狀態,那狀態不存在任何粒子,或者說那正正是粒子消失的一刻;但當粒子出現,即是說能量出現,其表現就是場的振盪。這似乎是一個「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橐籥及橐籥之動的形態。從前文我們知道,遠古的老子書裡就提到橐籥,它是能夠製造無限能量的封閉虛間。它有著真空意義的「無」。它有著微細的基本粒子突然出現又繼而消失的氣象,稱作「綿綿若存」。它有著與真空能一樣,在不斷膨脹的宇宙中會愈加激盪地作出「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神奇動能。現代科學家對「真空能」的瞭解,其實與二千多年前老子所說的話出奇地吻合。

(四)呼吸形態對生命的啟示

    宇宙、天地、人是否也在不同程度下「呼吸」呢?這些呼吸形態,絕對是生命的源泉。宇宙生命之源來自「真空能」。天地之生命來自翕辟成變的大橐籥。人的生命源自呼吸。人藉著這個有形呼吸所產生的小橐籥可以演化奇妙的人類生命。在物質界,大大小小的「生命」都配對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形態,而每種「生命」又各自有一個橐籥。動物的生命表現於有形的呼吸,其對象是空氣。短壽者的呼吸節律粗大且快,長壽者呼吸慢細且長。天地之長久,依賴氣液的升降不已,是那大橐籥翕辟成變所表現的結果。宇宙靠「真空能」延續其生命,使宇宙繼續膨脹。我們可以想像,由萬物至宇宙、由小至大、由粗獷至精微、由有形到無形,「呼吸」的粗細程度是其生命的反影。宇宙的呼吸最微細,幾近於無,然其維繫整個宇宙生命的「真空能」是最強大的。動物呼吸愈微細,其生命能耐就愈大。 [20]天地間那橐籥的「呼吸」的表現,是無形的;它在氤氳之中化生萬物,不見其事而見其功。若論人之呼吸與生命之關係,人之呼吸表現得愈精微,人的生命就愈能超越形質、愈接近無形。人是動物之中最珍貴者,天賦「妙合而凝」的「二五之精」[21] ,下通形器、上達神靈。人可及物,以粗大有形之呼吸活動於倫常日用;人能通神,以精微無形之炁以成仙體道。因此,煉養文化傾向於追求胎息、龜息及不息、不飲、不食的動物形態。

    我們再循著這方向去思考,以「橐籥生炁」的核心修煉橫開,我們發覺,很多時在養生煉氣的過程裡,我們把呼吸作出嚴格的要求:調息要細緩勻長,甚至閉息以求取胎息之效。調息是否愈微細愈好呢?這似乎成為我們打坐的共識。為甚麼呢?如果「橐籥生炁」的整個活動牽涉到似有還無、綿綿若存的氣象,我們就不能違反這個形態,也就不得不在調息上追求細緩勻長的方式。其實,當我們用意大力呼吸,那個意和那個呼吸都是我們明顯感受到的;也即是說,呼吸的意和用力呼吸的動作是截然分開的。這就是意氣分離。這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很容易經驗得到的現象。在打坐煉氣之中,我們要把意和氣兩個不同的東西融合。要把它們拉在一起,就要把粗獷的呼吸收斂,呼吸愈是收斂便愈接近綿綿若存的「真空能」狀態。由此而推,閉息或近似閉息的狀態可能就是「橐籥生炁」的原始面貌。因此,煉氣工夫往往視胎息行氣為上乘之法,不無道理。這些進化了的「炁」,似氣而非氣,當然可以做到張三丰所言的「進入竅內」。

(五)束勒陽關的作用

    內丹修煉對氣的追求是不容置疑的事。內丹工夫由始至終都講氣。氣是修煉上的手段,因為煉者藉氣來體道。氣又是修煉上的終極,因為內丹最後求得的神仙境界,是借陽神的能力來表現。 [22] 陽神就是正陽之炁通過內觀測試的玄妙境界。依據鍾呂內丹修煉的系統,內丹的小乘功法講求「匹配陰陽」[23] ,其實是養生保年的工夫。內丹的基本理論,是先補後採,先補虧而後交媾龍虎。在一定的工夫指引下,這個補虧過程可以有一年補功以補十年虧損之奇效。 [24] 在補的工夫中,煉者必須於一早一晚使體內之氣壯旺。這些工夫如「艮卦養元氣」和「乾卦聚元氣」,而當中最關鍵的是「束勒陽關」。 [25]縱觀整個煉丹系統,我們必須關注的是,在靜坐內煉的過程中,那絲毫不動的打坐式中,其實內藏著一些微細動作──「束勒陽關」,而且,這個「束勒陽關」工夫又貫穿了整個內丹修煉過程。

    煉氣文化之中,流傳著頗為人熟悉的簡易法門:「十六錠金長生訣」。這個工夫明顯利用「束勒陽關」的技巧。然而,束勒陽關的主要原因之一,又是為造就橐籥而來。十六字訣是:「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一吸便提」的「提」,是把兩竅緊收。這一收會引導肛門及下陰一帶內裡的括約肌群的即時緊張,牽連所及,下腹肌肉也會繃緊起來。這一提之後,煉者馬上就有「氣氣歸臍」的效果。明冷謙《修齡要旨》解釋說:「隨用下部輕輕如忍便狀,以意力提起,使氣歸臍,連及夾脊、雙關、腎門,一路提上,直至後頂玉枕關,透入泥丸頂內。」一提的作用,是把氣從下腹導引至臍內,此氣沿背之督脈行走,貫通玉枕上關而直達頭頂中部的泥丸宮。繼「提」之後便要「咽」。這一咽,是要把「氣化為液」的「津液」吞進肚裏去。這動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氣締造一個循環,俗稱「小周天」。即是說,前面的提,是束勒陽關,下閉下鵲橋;後面的咽,是在上封上鵲橋之下,完成循環的路徑。上封下閉,其實又是一個橐籥。這個封閉的虛間,在一呼一吸之間建構了橐籥生炁的效果。這個橐籥當然有著生化的能力。若這個工夫做得好,煉者會有醫治疾病、甚至長生的可能性:「如有痼疾,見效尤速。久久行之,卻病延年,形體變易,百疾不作,自然不饑不渴,安健勝常。行之一年,永絕感冒、痞積、逆滯不和、癱瘟瘡毒等疾,耳目聰明,心力強記,宿疾俱瘳,長生可望。」這是內丹修煉的基本觀念。它雖然是一個簡約工夫,但我們可以由此看到,構作最簡單但又重要的橐籥效應就是束勒陽關。

(六)綿綿若存之炁的神經傳遞活動

    前文提到,老子的橐籥效應中的第四點:橐籥在造化的運動中,有著「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形態。我們也討論過,所謂「綿綿若存」,可能就是「真空能」──粒子在真空中突然閃爍並消失的形態。這種情況很有趣,說它存在,但又找不著;說它沒有,它又突然出現閃耀。這種似有還無的氣象,就是老子所說的「恍惚」。老子在二千多年前已看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6]這種景象可能就是「真空能」的描述。我們又回頭看張三丰對橐籥生炁的講法,他說「凡有形質者,不能升入竅內,夫惟真氣橐籥,乃能進於竅內也,故聖人直指先天一炁,衝開此竅,又曰修行之徑路,可以續命延年」,此「真氣」即是真炁,從橐籥生出的炁,是無形無質的。這種對無形無質的炁的描述,可能是微弱的神經傳導的粗略概括。神經元如何把訊息傳入大腦呢?粗略地理解,神經元的樹突接收了訊息,便往大腦一直傳。每個神經元的末端都有突觸為它傳遞訊息。大腦有多至1,000兆個突觸作出連結。在神經突觸之中,訊息轉化為離子電位差的光電效應。脈衝像一根針刺破一堆微小的汽球般、讓充滿了神經傳導物質的囊泡將內容物吐出到神經突觸裂中。神經傳導物質激發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再放出第二個電脈衝刺激動作。當訊息繼續傳遞,突觸與突觸之間所出現的傅導物質的化學變化,就是一大堆光電反應。那「綿綿若存」的橐籥活動就是這麼一大堆微弱的光電效應。所謂「真空能」,在人體小宇宙而言,也就是這麼一大堆的光電閃爍。我們知道,在內丹打坐之中,「真意」是很重要的。張伯端云:「真土擒真鉛,真鉛制真汞;鉛汞歸真土,身心寂不動」, [27]「真土」就是真意。經過氣液交媾出來的所謂「丹」,其實就是一些在真意下混融了的炁。這也就是張三丰說的「神入炁中」, [28] 又或者是上文「夫惟真氣橐籥,乃能進於竅內」的真炁。這裡所講的真土或真意,簡單的說,就是無意之意。何謂無意之意?它也是一種恍惚狀態的意志的描述。一個從大腦開出的指令或意欲,叫做「意」。當大腦似乎有指令但又似沒有的時候,這種恍惚不定、似有還無的訊息,將會充斥整個身體,影響著每一個神經元。當1,000兆個突觸同時進行這個恍惚不定的訊息傳遞,雖然光電效應依然,但不穩定的光電反應取而代之,就好像「真空能」在大宇宙中突然閃爍而又馬上消失的情況一樣,大腦正正輸出這種奇妙炁態的「指令」。 [29] 換另一個角度探討,當我們在默守內氣的演化時,我們倘若仍具備了入定的狀態,我們在入定中感受到的「氣感」,應該有若老子所言之「綿綿若存」。由於入定的境界是恍惚狀態,這種「綿綿若存」的「感覺」其實就是氤氤氳氳的「真意」所感應到的真實內容。有了這種真意及其內容,「綿綿若存」的炁態便會通過神經突觸的光電脈衝一直傳到大腦皮質區。大腦把光電訊息還原,結果就是一大堆似有還無、恍惚不定的光電感應景象。這種景象,就是所謂「炁」的呈現,是大腦對這一層次修煉的一種解讀,是當我們在神炁融和底下出現的「感覺」,我們稱之為「丹」。循著這條思路想下去,在入定的恍惚狀態,如果真空能表現為這麼一大堆的光電閃爍,我們不難明白,莊子所謂的「虛室生白」或《太乙金華宗旨》的「回光」,到底是甚麼回事。[30]

(七)結語

    橐籥是形構生命及演化生命的工具。它是關乎呼吸、能量、真炁萌動及生化工程的學問。老子點出人身有如天地之橐籥,這個思想啟動了內丹煉氣的工夫並持續地影響整個修煉文化。橐籥是一個架構、一個封閉虛間,氣在其中,表現著各種事物的生息形態,創造了各種「生命」。氣與橐籥是互維關係,它們成就出不同類型的呼吸。呼吸演化生命。有些生命長久,有些短暫。有些具有強大的生命能量,有些弱小而衰靡。人利用這個體內的橐籥,是可以強化能量的。此中成就的真炁,雖不能與大宇宙的真空能相比,但它也足夠令我們超凡脫俗。[31]

    過去煉氣文化存在著不少廋辭隱語,許多概念又偏於形而上的詮釋。然而,今天分子生物學、大腦神經科學、基因工程學、榦細胞醫療科技等日新月異、進步神速,我們口口相傳、不立文字的神秘授受方式,似乎已不能與環球知識一體化的大潮流同步發展。今日科學家對大腦神經的研究,已揭露許多舊日未能破解的所謂玄秘現象,當中包括心理、精神、情緒和記憶。量子力學更為形而上的論說提供出路。內丹學的前途面臨大時代的文化衝擊,我們亦不得不用現代語言來解釋氣與其有關的眾多玄妙現象。天覆地載的奇妙結構,使物質由無到有,由氤氳恍惚至事物的創化,是可以用形而下的物理知識來解讀的。橐籥之所以能製造動能,真空能現象是主要原因。真空能表現於粒子在真空或近乎真空之中的突然閃爍與突然消失,不論是宏觀的大宇宙或微觀的原子世界,都是如此。人體內部既然乘天地之正氣而來,也當然稟賦著橐籥效應與真空能的類似模式。

    打坐煉氣非常重視橐籥的運用。然而,橐籥生炁不單是靜功所獨有,動功也應當具備著同一原理而有養生效益。一般來說,動功是指有動作的修煉活動,而靜功是指無動作的。動功包括有導引、吐納、太極拳、武術、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五禽戲等。自古有云:「流水不腐,戶樞不朽」,這個說法有兩個意義。第一,運動是人體的需要,生理架構本該如此。即是說,上天為我們設計了肢體關節,就要我們對關節作出適當的活動;因此,我們不得不動。第二,活利關節可使氣血暢通,可預防氣機鬱悶,減少由外間入浸的濕寒之邪在腠理中聚結而出現生病的機會。 [32]對於第一個意義,我們可以不用探究。但第二個意義其實是不足以滿足養生要求的。即是說,養生除通利關節的效益之外,應該具備一些其它更重要的元素。

    古代眾多的修煉工夫、不論動功與靜功,都是隨著氣文化的演變而出現的。我們可以粗略地說,中國人在修煉工夫上所追求的,其實就是氣。如果動功也講究煉氣的話,我們似乎也要為所有動功提唱橐籥的應用。動功要煉出真炁,如前文所述,煉者必先讓身體建構出一個橐籥。值得注意的是,人身就是一個橐籥,不必刻意締造。然而,我們未必察覺到,當我們發勁打拳,或在日常生活中舉起重物,原來我們很自然地做了微閉兩竅、束勒陽關的動作。其實,我們每每在不知不覺間造就這個橐籥,來提高我們的力量的。所以,人體的生理架構在自然而然的條件下會有「橐籥效應」,它是不需刻意營造的。只是,我們在練習當中提唱橐籥,務使身體氣勁更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倘若我們練拳時也講究橐籥,運用丹田鼓盪、束勒陽關、下閉兩竅,那麼,真炁必有所萌動。真炁萌動,養生就在其中矣。

(完)

本文作者:袁康就博士此論文於2005年10月12日在四川青城山「道教養生文化與當代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

[1] 橐籥是古代冶煉金屬用的鼓風皮囊。橐是以獸皮做的製風皮囊,籥是由竹管做成,上面有吸氣和排氣的氣孔,皮囊受壓力鼓動,空氣便可從籥管中吸入或排出。

[2] 見《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3] 此章下文寫「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帛書:言字作聞)數窮,不如守中」,指出多言傷身,不如內斂神氣,故橐籥的提出,主要以天地喻人身,教人無言如天地,保存內在精力。河上公亦注云:「多事傷神,多言害身,口開舌舉,必有禍患。不如守德於中,育養精神,愛氣希言。」他認為橐籥的提出是養生方面的事。

[4] 筆者不同意這種觀念。筆者認為,嚴格來說任督二脈本來是通的,在經絡行走的氣只有?弱浮沉之別,無所謂通與塞。

[5] 見《張三丰全集‧金丹詩二十四首》。

[6] 見劉一明:《修真辨難參証》。

[7] 見《張三丰全集‧大道論》。

[8] 同上,《金液還丹破迷歌》。

[9] 見《道德經‧第五章》。

[10]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本來是《道德經‧第六章》講「玄牝」的形態,因為這也是道在生化時的形態,此兩者所表述的都是同一個道的起始狀態。

[11] 見《道德經‧第四十二章》。

[12] 同上。

[13] 《荀子‧天論》:「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

[14] 見《道德經‧第十四章》。

[15] 見《道德經‧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6] 「無」是一個形而上的概念,但老子講無,並不單純在形而上處講,無也有形而下的概念。例如,《道德經‧第十一章》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都是以無為物質世界對空間量度的一種說法。

[17] 現在所講的「無能生有」的無,是一種物理空間,所以,這個橐籥的無,當成是一個狀態、一個封閉的虛間。

[18] 由於量子力學提出「基本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粒子在物理世界中呈現的自己絕對不是它的本來面目,這種觀念,與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觀念近似。若此,量子力學的出現,會引導科學家對形而上學的關注。

[19] 美國太空總署物理學家喬丹‧麥克萊博士做了一個實驗。他把一個直徑50釐米的金屬圓球放入真空箱中,發現球體仍向下移動,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在推動球體。球體上面空間比金屬板與球體之間的空間較大,故真空能就更大,形成向下的壓力。

[20] 例如龜之息。龜的壽命是動物中最長之一。

[21] 見周敦頤:《太極圖說》。

[22] 內丹工夫的境界主要以陽神的能力來表現。若陽神煉就且陽神可出入於形軀者,即神仙也。若陽神出於形軀後再入,卻留戀於形軀亦困於昏衢者,是為地仙。若陽神既出且入,並藉此能力於人世間積功累德,便是天仙。參看《鍾呂傳道集》。

[23] 見《靈寶畢法‧匹配陰陽第一》。

[24] 同上,《交媾龍虎第三》云:「或以晚年奉道,根元不固,自度虛損,氣不足之後,十年之損,一年用功補之,名曰『採補還丹』。」

[25] 見《靈寶畢法‧聚散水火第二》。

[26] 見《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27] 見《金丹四百字》。

[28] 張三丰引仙經云:「神入氣成胎,氣歸神結丹。」見《張三丰全集‧玄機直解》。

[29] 根據物理學研究,「真空能」不獨是大宇宙奇妙能量的現象,它亦同時見於微觀的分子世界。所以,身體在內觀時出現的恍惚入定狀態,大腦神經也必因分子世界的「真空能」現象而有所感動。

[30] 關於《太乙金華宗旨》的「回光」與大腦神經元的討論,可參看筆者的另一篇論文<論《太乙金華宗旨》之光與大腦神經的關係>,天臺山暨浙江區域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5月。

[31] 根據內丹學:橐籥生出真炁而為丹,對真炁作出進一步的煉養,最後可超凡軀脫俗胎而為真人仙子。

[32] 古代有以「大舞」作為利通關節的運動。《路史》前紀卷9有這樣的記載:「陰康氏時,水瀆不疏,江不行其原,陰凝而易悶,人既鬱於內,腠理滯著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製為舞,教人引舞以利導之,是謂大舞。」 另外,《呂氏春秋》:「昔陶唐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悶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改作舞以宣導之。」

Related Articles

進 站 人 數

0217444
Today: 18
Yesterday: 22
This Week: 104
This Month: 214
Total: 217,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