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袁康就博士
註冊中醫(針灸)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內丹氣功課程導師
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兼任講師
2017年2月
打坐入定,看到陌生而神秘的內景絕不為奇。而在不同情況下,又會有不同的內景。決定我們出現甚麼內景的元素很多,包括身體狀況、心靈性情、周邊環境等。入定所現的景象,是入定境界的一個代號。常見的內景是光,而光的明與暗,就是工夫境界最好的說明。
常有同學問:「入定一定見到光嗎?大家都說有光出現,我打坐卻從來未見過光!」我會回答:「不是每個人入定後都有標準內景出現的,入定有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質量,你今天打坐入定了,有光了,明年打坐,入定後又可能再沒有光了,那不表示你工夫差了,而是每個人就有根本上的不同。有些人見光,有些人不見光,有些人見光後不再見光,更有些人從來不見光。」入定見光的確很普遍,但不是每個人都會見光。為何有些人見光有些人不見光呢?光是怎樣產生?
光必出自恍惚
光的出現必然以入定為條件。入定就是一種恍惚狀態,是意識在似有似無的狀態。當神經系統把意念發放,瞬間又被抑制,前傳與回饋在快速的微秒下發生,就是「恍惚」。當神經細胞通過突觸前傳,光電現象形成,但瞬間又被抑制,回饋大腦的樹突會把剛才閃爍過的光送回大腦皮質,光感便隨之形成。
有些練者雖說入定,但未能見光,大概有兩種原因。其一是,他真的不起過雜念,沒有雜念萌起,神經元就沒有前傳活動,那就沒有光電發放。其二,他有起伏不休的雜念,但他沒有嘗試予以遏止,意念未曾被抑制過,那就沒有回傳大腦的活動,那就沒可能見光了。前者是無念的練者,雖不見光,但值得一讚。後者嚴格來說是入定的失敗者,因為雜念不絕而未嘗被抑制。
光有不同型態
見甚麼光和光的穩定性都是練功水平的代號。大部分練者在初學階段,所見的光不會太明亮,初時是點點星光。練功有一段時間後,光的灰度較明亮而面積會較大。當練者入定有了慣性,所出現的光停留較為長久。
入定除了見光這重要元素必須做好之外,入定中的精神狀態也不能忽視。假若你每次的「入定」狀態近乎昏沉,那你必須提醒自己,不要讓身己瞌睡過去。
這個精神狀態不足與太過都會影響入定的質素。不足者是散亂,雜念不停亦未曾被制止。太過者昏沉,練者快將墮入夢鄉。當你覺得神清氣爽,既沒有雜念,又不致於昏沉,舒舒服服,恬靜無為安坐其中,時間很快的過去,就是最理想的入定狀態,這時所見的光必然清明朗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