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註冊中醫(針灸)。浮針二段。曾任《信報》、《Capital》專欄作家。曾兼教於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道教學院、國際道聯會等。影視專輯見於RTHK《健康新文化》、《修行》、《功夫傳奇》、《道通天地》、《講東講西》。

 

03. 莊子教打坐

撰文:袁康就博士

註冊中醫(針灸)

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內丹氣功課程導師

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兼任講師

2017年3月

「南郭子綦隱机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机者,非昔之隱机者也。」

這是莊子《齊物論》的一段文字。莊子不是平常人,智慧極高,他通過南郭子綦對打坐的收穫來闡述自己對打坐境界的看法,重點地說明哲學境界的超越與啓悟,是我們平常一眾所未及的重要部分。

打坐最難的,不是打坐工夫如何如何。技巧只不過是「知與不知」的問題,最難的是知道技巧以後,煉者如何堅持繼續煉下去,「行與不行」才是要命的。沒有堅持、沒有恆心,打坐更髙的境界與你無緣,你永遠不知道較高境界是怎麼樣的,更何況莊子現在要說的。

莊子借南郭子綦和他的學生顏成子游的對話表達甚麼打坐境界呢?文中打坐工夫以形(形固)神(心固)俱寂切入,簡單講就是「無為入定法」。下文提到天地人籟,許多學者均以為莊子的終極境界是「無聲的天籟」,且無聲的天籁是一切「人為之聲」的「人籟」與「自然之聲」的「地籟」的根源;達到天籟之音,就能領悟出超越的道。

無聲非極至

可是,這個講法還未到位;若是,則莊子的層次太低了。這講法好像要指出音樂的休止符是一切悦耳音符的根源,休止符是音的一個組成部分,且是根源。這個「天籁」實在太低層次了!

打坐境界愈高,身體與心靈的受益就愈大。身體的進益由煉氣提升,心靈則視乎哪境界水平的高低。一般來說,前者是氣功,後者以「天人合一」或修煉「性功」來定義。性功愈高,命功也相對提升。不過,你可能有疑惑,打坐的性功不就是無為入定嗎?入定就是入定,沒有別的「入定」了吧!

入定狀態看似不分高下、不分彼此,其實不然。每個人都說入定了,事實上每個人的境界不一樣。有的入定中仍活現影像,此起彼落。有的入定中光華泛現,閃爍不一。有的灰白模糊,似有還無。入定中所見或所不見都是入定不同境界的「代號」。

莊子在打坐中悟出的是「無待」!聲音的出現,總有「風」(即是氣)和所過之「竅」從而產生「籟」,天籁無聲是氣無所待。莊子的「吾喪耦」,是打坐中摒棄「自我」與「事物」的主客對待,一切個體都「咸其自取」,各自獨存,没有對待,則萬籁無聲,那有「吹萬不同」?那有怒者樂者?打坐至此,無內無外又既內且外、無主無客又既主且客、無人無我又既人且我,才是「天人合一」。

當你打坐的狀態是恍恍惚惚、若有若無、似有似無,那就與莊子的「無待」不遠矣。且慢,只是說,你行的路正確;你要走的路還多呢!

(完)

Related Articles

進 站 人 數

0219778
Today: 12
Yesterday: 12
This Week: 39
This Month: 379
Total: 21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