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博士。註冊中醫(針灸)。浮針二段。曾任《信報》、《Capital》專欄作家。曾兼教於中大專業進修學院、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道教學院、國際道聯會等。影視專輯見於RTHK《健康新文化》、《修行》、《功夫傳奇》、《道通天地》、《講東講西》。

 

11. 張三丰太極拳申遺鬧劇

撰文:袁康就 博士

註冊中醫(針灸)、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內丹氣功課程導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兼任講師

2014年11月

近來有人把「張三丰太極拳」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人因此而指摘申遺是一場鬧劇。後者大多是陳氏門人,他們認為張三丰並非太極拳創始者,太極拳應該源出河南省温縣陳家溝。批評似乎言之有理,可是,陳拳與太極拳名實不符,指摘行為本身只不過是另一場鬧劇。

申遺引來先後三次的炮轟行動,都發生在2014年8月。第一次是某嫡傳師傅在河南鄭州開記者招待會,炮轟福建以附仙攀道的現代神話申遺。第二次又有嫡傳師傅開記者招待會,質疑「張三丰太極拳」申遺是鬧劇。第三次又有嫡傳師傅在廣東汕頭市召開「英雄會」,再度指摘申遺是一場鬧劇之餘,更發起「萬人聯合簽名駁斥張三丰太極拳申遺」活動。

持反對聲音的陳拳門人,認為張三丰並非福建邵武人氏,更非武術家,遑論太極拳宗師;根據歷史,他是「神鬼無縱,不知究竟何時人物」,「張三丰太極拳」一旦列入名錄,將會製造認知混亂,貽害無窮云云。

邵武把張三丰太極拳高調提出,是打造旅遊品牌。關於申遺一事,市政府曾總結邵武學者的研究資料。學者所依據的文獻包括明朝嘉靖年間編的《邵武府志》、清朝咸豐年間編的《邵武縣志》、福建省省志《閩書》等,最後才確定張三丰的出生地,就是福建武夷山南麓的邵武市和平古鎮坎下村。

太極拳申遺可入選

「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文是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不難看到,太極拳入選名錄的機會很高,不過,怎樣去標題卻值得商榷。

陳家溝所傳襲的拳真是太極拳嗎?我們試從歷史角度看,陳氏家族的拳本來叫「炮捶」,從來不叫「太極拳」。

「太極拳」由陳王廷(1600-1680)所創的說法源自近人唐豪和顧留馨。陳王廷是明末武庠生,兼清初文庠生。據文獻載,他隨身有部《黃庭經》,忙來時耕種,閒來時造拳,餘暇教些弟子兒孫練拳。他的拳延續明戚繼光(1528-1588)的練兵拳術,而後者又源自少林拳,主要是「少林紅拳」及「少林三十二勢長拳」。少林三十二勢長拳又來由自有,可追溯至宋太祖趙匡胤的「三十二勢長拳」。

陳王廷在陳家溝發展的拳術一向叫「炮捶」,直至陳氏第十四代裔孫陳長興(1771-1853) 時期才發生改變。當時有一位武痴叫武禹襄 (1812-1880),亦即今天武式太極拳的宗師,他的兄長武澄清在河南武陽縣做知縣時,在一所鹽店中得〈太極拳論〉,作者是王宗岳。武禹襄從其兄手中得此文,那年是咸豐二年(1852),也就是〈太極拳論〉面世之年;與此同時,陳長興徒弟楊露禪 (1799-1872) 被邀往北京教拳,礙於異姓教陳拳之忌諱,楊露禪索性把炮捶改名為「太極拳」,好處是,既可避開異姓承傳的武林是非,又可給拳術升格,有雙贏之效。

名實不符的太極拳

要打出真正的太極拳,就必須在行拳中表達「太極」一義。太極是陰陽未分,混沌如一的狀態。它既不是有,也不是無;它是有而非有是個無,無而非無是個有。說它有,錯。說它無,又錯。它就是有無之間、恍惚混沌、超乎形相的一種境界。

由於它超越一切形相,它就不會是如此這般的一套套路,它不應該有固定套路,也不應該有固定招式,但它也可以是任何套路、任何招式。它的意義不在招式套路是否如此這般,而在打出來的是否具備形神合一、混沌無為的特徵。

可是,楊氏太極拳的形相,與陳氏炮捶比較,除了那些行拳發勁要求被剔除、髙難度動作及招式簡單化以外,整體的表現並無進一步演繹「太極」一義。縱使後來楊澄浦口述、陳微明筆錄的〈太極拳十要〉列舉十種打太極拳的核心要求,諸如「上下相隨」、「內外相合」、「分虛實」等,只是對「二」的演繹而非「一」,不屬於太極層面。與其說那十要是太極拳十要,不如說「兩儀拳十要」來得恰當。

楊氏太極拳面世後,它並沒有像今天那麼普及,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積極提倡「太極拳運動」,並將楊式太極拳進一步簡化,成為今天所見的「二十四式」及「八十八式太極拳」,又予以設計成「比賽套路」,太極拳才搖身一變而為舉世皆知的「運動」。粗略估計,全世界習練太極拳的人數不下五億,數字龐大。

利益主導文化鬧劇

只是,那是張三丰所創,抑或陳王廷所造,則帶來利益衝突。不難想像,陳拳門人在此太極拳運動直接或間接所得到的益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慕名求學「真正太極拳」的人愈來愈多,經濟收益無可估量。

今天陳拳門人打的拳依然是炮捶,並無半個能打具太極意義的太極拳。然而,反對張三丰太極拳申遺的都是陳式太極拳師傅,他們批評「太極拳創自張三丰」的荒謬。反過來看,倘若申遺標題改成「陳王廷炮捶」,那就很明顯不會入選了。哪「陳王廷太極拳」申遺又如何,不是陳拳門人夢寐以求嗎!可笑處是,陳王廷打的拳又真的不是太極拳而是炮捶,申遺標題變得語意不通。

不論申遺標題怎樣寫,凡標題有「太極拳」三字者,都對陳拳門人有益無害。今日陳式太極拳師傅三番四次評論申遺為一宗鬧劇,只不過要贏盡一切申遺所衍生的利益。那美其名為更正史實和傳揚文化的舉措,背後目的路人皆見。他們勇於爭取太極拳的創始權,卻刻意避開炮捶不是真正太極拳的事實。

嚴格來說,炮捶不是太極拳,是假的太極拳。有名無實的「太極拳」大師,反對「假拳」出自張三丰之說並評之為鬧劇,與那些確認這套「假拳」源自張三丰的申遺者,不是同樣的厚顏無恥和荒謬嗎!有些自作聰明的爭辯者,連張三丰也錯寫為「張三豐」,不知原來「丰」字乃原古字,他們文化水平之低,又憑甚麼「文化」去指摘申遺是一場鬧劇呢!

(完)

Related Articles

進 站 人 數

0218054
Today: 16
Yesterday: 14
This Week: 30
This Month: 318
Total: 218,054